时候,都会巧立名目要求拿一点折扣,同样冠以火耗的名义,用后世的词汇来说,就是所谓工本费、手续费了。
为一名爱惜民力的皇帝,这个问题一提出来,朱元璋总是会让步。
就像朱元璋征民役,北伐不断修城。百官们就会让朱元璋看见民夫之苦。
老实说,就像上朱元璋上次见民夫下水找锄头一样。现在想一想,就透着几分刻意。
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宫,偏偏有一个民夫下水找锄头。这样的巧合有多大
就算是真的掉了锄头。那些保护皇帝,布防的禁军都是死人不让他上来,还让他下水摸
怎么想,可能性都不大。
他们应该是用这种方法,来对抗与限制皇权罢了。
只不过,很可惜,这一次的对手不是这个时代的人。
“父皇放心,儿臣不仅不收火耗,每年还会上交朝廷一百万贯。”
“什么小十三,你说的是真的这可是朝廷一半的税收了”朱元璋吃惊道。
不收火耗,还有钱收。朱元璋是怎么想,也想不明白。
一百万贯多吗一家央行,如果一年只有一百万贯的利益,绝对可以倒闭了。就是上千万,一个亿,也不多。
用一百万买下一家央行,后世人绝对会羡慕嫉妒恨。但是这是大明,谁让大明一年的税就二三百万两也难怪朱元璋吃惊了。
“父皇,儿臣说的是真的。”
朱桂表面平淡,心却是扑通扑通跳的飞快。
理论上说他不应该这么激动,毕竟弄个央行出来,本就是他的实验。但是这毕竟是央行,真的亲手施行了,还是忍不住的肾上腺增加。
这是一个人的自身反应。哪怕再冷静,做大事时,生理都会出现变化的。
“好好”
朱元璋大笑。
“小十三,你是越来越和朕的心意了。”
朱元璋很欣慰。世上最痛快的事莫过于自己缺钱,便有人送钱来了。
北征从来都是不够钱用的。
甚至可以说,中原王朝但凡对外用兵,其成果大小,是与钱成正比的。
钱多,大打。钱少,小打。没钱,不打。
“父皇,不知十三弟的一百万贯,什么时候可以给”太子突然问道。
朱桂用钱买下工匠,朱桂买下沿河一条街,朱桂买下犯官女子
一次又一次,无不证明,只要朱桂出银子,这事基本上便定下了。
所有人都知道朱桂有钱,当他买下沿河一条街,大明上下便明白这点。
所以一百万贯,朱元璋不怀疑,太子也不怀疑。
而且太子也倾向给朱桂铸币权。不用朝廷一分一毫,不取民间火耗,反而朝廷还可以白得上百万贯,为什么不答应
现在,朱标只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收到那一百万贯。
“随时可以。”
朱桂微笑道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