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六章 弥市郎的故事

乾隆四十八年 一万只熊猫 加书签

一万只熊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小粉书xiaofenshu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来自三户郡的弥市郎一家,成为了第一批下船的五百人中的一份子。

他们被分配到了隔离区东北角的一个帐篷里。这间帐篷内除了他们一家外,还有另外四家人也被安置在了一起,总共十九个流民。

此时,五家人站在帐篷外打量着眼前的一切,又转头向四周看了看。

东边和北边的十几步外,就是隔离区高大的围墙。

整个隔离区的围墙用的都是新砍伐下来的樟子松或是黄欢松修建的。因为时间仓促,这些直径在一尺多的松树在砍倒后连树皮都没处理,只是去掉了多余的枝杈,用电锯一剖两半,一端削尖后便埋在了土里。

于是,整个隔离区里都飘散着一股强烈的松树油的味道。而被撩开门帘的帐篷里,也飘出了一股股的松油味儿。

这个时代的西拉河两岸,长满了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樟子松、黄欢松、红皮云杉和大片的白桦林;而樟子松的胸径至少都是两人合抱,树高都在十几米以上。

弥市郎一家因为常年住在大山脚下,对这个味道十分的熟悉,也没有觉得多刺鼻;其他四家人也都差不多。

他们这五户人家,除了一家是来自七户藩,其他四家都是从三户郡逃难到仙台藩的,说起来都是盛冈藩领地内的农民。

话说盛冈藩虽然是十万石高,但其实比弘前藩还穷。因为地处偏远,根本不受幕府的重视,发展的并不好。

历史上到了十九世纪后期,由于财政实在困难,难以维持,盛冈藩才主动向明治政府提议废藩置县,之后便改名为岩手县。

帐篷里的光线并不是很亮,摆在五户人家眼前的就是十张上下两层的木床。这也都是用樟子松匆匆加工出来的,看着十分的粗糙。

不过,弥市郎看到每张床的上下铺上都铺着被褥和枕头时,不由得“啊”的一声叫了出来。

背着儿子的老婆急忙走上前,伸出手小心翼翼的摸了摸淡绿色的床单和被子,脸上随即露出了欣喜的笑容。

她转头看着弥市郎,笑着说道:“都是棉布的!这些花纹可真好看啊。”

众人一听这话,赶紧跑到床铺前,伸手摸着,嘴里发出了感叹。

弥市郎一边不住的摸着被褥,一边说道:“真好!这被褥比武士老爷家的还好。”

旁边的一家男主人说道:“这话说的。难道你去过武士老爷家里?”

弥市郎急忙辩解道:“怎么没去过,几年前我去给老爷们家里送过山货。”

其实他也没见过,武士们怎么能让一个泥腿子往自己的屋里进呢?但帐篷里的这些人出身都是普通农民,谁也不比谁强哪去。众人也就都信了弥市郎的话。

弥市郎的一家除了他,还有老婆、大女儿、小儿子以及自己的弟弟,其他四家也都差不多。他们这批人属于逃难早的,家庭成员里,除了岁数大的老人因为饥饿而死去,成年人基本都活了下来。

等一家人逃到松岛町后,弥市郎带着老婆和大女儿,每天靠着在海边的沙滩上捡拾海藻和贝类果腹求生;偶尔也能帮渔民们卸渔获得来一点吃的。

原本骨瘦如柴的一家人自从上了雷神号之后,靠着船上提供的一天两顿的米粥,几天下来,枯黄的脸上也渐渐有了一点血色。不过他的小儿子仍旧瘦的跟大头娃娃似的,解开衣服,肚子圆鼓鼓的,细小的肋骨条清晰可见。

“每家派两个人出来,拿上发给你们家的木牌,去领午饭!”平太和久藏各自举着个电喇叭,在帐篷外开始喊着。

弥市郎听到外面的喊话,连忙伸手摸了一下怀里那个巴掌大的木牌。那是进隔离区时一个看着像是个武士老爷的人发给他的,每家都有一个。

听那个老爷说,这牌子上面写着的是自己的名字和家里几口人,一定要保管好,以后取吃的、领新衣服全要用到。

弥市郎看了看老婆和孩子,便说道:“我和次郎去吧。”说完便带着弟弟出了帐篷。

另外四家一看,也都出了两个人,急忙跟着走了出去。

因为饥饿和食物的感召,帐篷外的一处空地上很快便站满了两百多人。

看着乱哄哄围在一起的流民,一旁拿着大喇叭的平太便让几个手下驱赶着流民排好队。等乱哄哄的一群人被手持木棒的守卫们一番棍棒恐吓之下排好队后,平太这才点头让队伍最前面的守卫的带这些人去领饭。

弥市郎和弟弟排在队伍中靠前的位置,离着隔离区的大门还有十几步远的时候,就闻到了浓郁的大米粥气息和馒头的香味。

话说岛国的小麦是从隋唐时期传入的。不过由于土地的匮乏,小麦产量并不高。早期的时候因为缺乏磨面的设备和蒸煮技术,所以一直把小麦当做饲料来用。

后来虽然从中国引进了石磨等设备,但由于没有掌握这项技术,而且磨出的面粉价格太贵,所以只有高级武士和富商那样的上层人才吃的起。

在熊岛的时候,赵新考虑到面食比米饭更容易被人消化吸收,于是就开始让厨房的女人们学着蒸起了馒头。

从营养学的观点来看,馒头的热量是221大卡/100g,而米饭只有116大卡/100g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温馨提示:按 Enter⤶ 返回目录,按 阅读上一页, 按 阅读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。
乾隆四十八年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小粉书只为原作者一万只熊猫的小说《乾隆四十八年》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万只熊猫并收藏《乾隆四十八年》最新章节。
黜龙
黜龙

此方天地有龙。龙形百态,不一而足,或游于江海,或翔于高山,或藏于九幽,或腾于云间。一旦奋起,便可吞风降雪,引江划河,落雷喷火,分山避海。此处人间也有龙。人中之龙,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。一时机发,便可翻云覆雨,决势分野,定鼎问道,证位成龙。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,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,但后来,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,就决定改行,去黜落群龙。所谓行尽天下路,使天地处处通,黜

榴弹怕水 连载 497万字

蝉动
蝉动

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,战斗在敌人的心脏,外号笑面虎,擅长背后一刀,精通玉座金佛原理,斯蒂庞克定式。

江苏棹子 连载 613万字

抗战之火线精英
抗战之火线精英

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,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。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:九耳猫

九耳猫 连载 469万字

明珠娘子
明珠娘子

谁都没想到,骠骑大将军府大娘子顾明珠会在曲江宴上丢了嫁入皇家的赐婚,谁不知道那可是她用尽了心思、使尽了手段才能得来的机会,却偏偏被她自己弄丢了。人人都猜测,依着顾大娘子的性子,只怕要一哭二闹三上吊了……女主很凶残很凶残很凶残,前方高能预警……标签弃妇爽文

八宝豆沙包 连载 199万字

承汉
承汉

当群雄落幕之时,谁来传承强汉之风!207年冬,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。一樵夫突然冲出,众人误以为刺客。自此,匡扶汉室的大业中,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。又名:《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》、《开局刺杀刘备》

会翻书的笔 连载 24万字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25 小粉书 All Rights Reserved.

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

Copyright © 2025 小粉书

本页面更新于2024-11-17 03:59: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