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小粉书】地址:xiaofenshu.cc
牡丹江最大支流海兰河东南岸一座临河的小山被称为宁古台,紧挨着宁古台的便是关外的政治、经济和军事中心宁古塔。这座城是太祖努尔哈赤时期的老将梅勒章京吴巴海监造,城筑得虽然不大,却坚固无比。以墙砖为例,用的是坚固的双层青砖、中间夹以熟土,墙底宽一丈二尺,顶宽丈余,厚近七尺。
不过,旧城虽然坚固,巴海却觉得太过狭小,与宁古塔承担的职责不匹配。的确,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流人被谪戍这里,人口增多导致城里住不下,不得不将流人迁到城西边开辟新的居址。因为关外人称关内流人为南方蛮子,这些流人居住的地方被称为蛮子城和养马城等。除此之外,因为旧城依海兰河而建,逢夏秋季节时常发洪水,城墙的西北角经常被淹,“湮没民舍无算,居民乘桴出入,甚苦之”。刚接任宁古塔章京时,巴海屡屡向朝廷上疏,请求拨款筑新城。然而此时的清廷连年征战,国库空虚,又如何拨得出银子?只一味让他修缮旧城、以资战守。如今卫军打过来,筑新城已来不及,只得立足于旧城防守。好在他是宿将,作战经验丰富,及时加固城墙,尤其是西北角被洪水泡软了的城墙,全部用新砖重砌,倒也坚固。
“大帅,依您的军令,末将等已将宁古塔周边旗人中会射的健妇编入军伍,得兵员一千二百;又将城外流人编列成军,得兵员一千八百,合三千之数”,牛录章京署甲喇章京事台斐英阿、骁骑校署牛录章京事阿兰吉喀恭敬地向巴海禀报。
巴海点点头,宁古塔本有三千兵马,斩杀傅森内兼并其部后增加了五百人,加上临时征发的这三千兵员,守军的数量勉强达到六千五百,倚坚城而守,未必不能战。他知道,宁古塔附近的旗人数量其实并不多,总共不过万人,连年征战,本地的旗丁早已被编入营中,能征发一千二百满洲健女亦是极限。好在关外旗人以渔猎为生,这些满洲女子多会射箭,虽然力气比男子小些,也是能战的。至于犯了罪发配到宁古塔的流人,虽然数量超过当地旗人,但多在关内较优越的环境中长大,战力比不上旗兵,可如今缺乏兵员,顾不得那么多,只能全部征发入伍以补兵力不足。
“将城外流人的驻戊地、居住地全部拆除,再将城外的树林一把火烧了,免得给敌人利用”,他冷冷地下令。
“嗻!”二将应喏。
巴海仿佛想起什么来,缓缓问道:“那位澄济伯可还安分?”澄济伯指的是横行东南的“海寇”郑成功的五叔郑芝豹。郑芝豹曾是南明的澄济伯,畏惧清军势大降清,后因侄儿郑成功矢志反清,全家被流放到宁古塔。
“大帅放心,末将日夜安排人看守,他们老实着呢”,台斐英阿呵呵一笑。
“此人的侄儿手握大军,乃是紧要的人质,绝不可落入卫军手中”,巴海沉思片刻,叹了口气,“送澄济伯一家上路吧,记住,对外一定要宣扬是卫军屠了他们一家”。
“嗻!”台斐英阿背后一寒,他知道如果不是到了最紧要关头,大帅绝不会下此命令,躬身应命后问道:“大帅,那些犯罪的汉人罪官名士是否亦如此处置?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《大漠雄鹰苏勒坦汗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小粉书xiaofenshu.cc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